外貿領航
首頁外貿學堂 > 時尚買手的起源「時尚買手是什么意思」

時尚買手的起源「時尚買手是什么意思」

來源:互聯網 2024-09-14 19:04:04

身邊的朋友總有反復問及,“時尚買手是怎么回事?”

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家百貨商店在1852年的巴黎誕生, 叫Bon marche,這個商店的老板就是一個買手,把各種日用雜貨采購到自己的大商店中,可是他不是我們經常談論的“時尚買手”,因為時裝這個品類當時在他的商店中幾乎是不存在的,他只出售一些日常的衣服罷了。這時世界上的時裝買手們還沒有正式職業,她們可能正在以貿易商人和商販的狀態維持著生計。

其時,將在未來120年后為中國時尚買手提供舞臺的甲方在此兩年前已經初露端倪了。1850年,兩個蘇格蘭人用各自的姓組合在一起在香港成立了一家百貨商店——Lane Crawford,當時他們銷售“從針線到船錨”等一切有用的東西,就是這么一家看上去挺土的商店,在1969年被收購后正式變成一家以高級時裝商品為定位的精品店,這標志著活躍于中國的店鋪時裝買手的舞臺正式形成。此后,時尚買手(Fashion Buyer)開始成為Lane Crawford公司中最重要的職位之一,而采購經理(procurement manager)之類的職位在時尚貿易企業中不復存在。

與Lane Crawford模式相近的還有The Swank、Joyce及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起立的I.T,它們的店鋪都是多品牌集合店的模式。

1990年代末,SPA(自有品牌零售連鎖)的商業模式開始出現并呈爆增之勢,企業幕后的品牌商品特許連鎖經營機制則是零售買手職業發展的政策基礎,它直接催生了后來幾乎成為中國服裝業最重要經營行為之一的“訂貨會”活動,而這個采購貿易性質的會場幾乎就等于中國服裝買手們的主戰場了。

于此同時,服務于高級精品店的買手們照樣去歐洲的時裝周和展會去發現和收集貨源。

很多外行人會覺得那些做了買手的人,是因為喜歡時尚。但實際上,最早成為時尚買手的人,最開始都是因為喜歡錢——經營的需要。所以,在早期,做買手的成功者,真正學設計、做服裝出身的很少,時尚名利場的交際花也很少,大多數是紡織貿易生意人的背景。

時尚買手其實主要由一批老板級的經營人士構成,民間里甚至帶有戲劇感地調侃說那是一群販賣時裝的二道販子。

在中國,任何商業的開端都離不開上世紀90年代初的改革開放。

在此之前,時尚買手們只活躍在歐洲和美洲的市場經濟機制成熟的地區,主要工作的場所就是時裝買和賣的兩個端——各種展會和發布會現場,主要集中區域以所謂的世界時尚之都為代表,因為那幾個城市都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區域,不光是時尚買手,所有的光鮮的職業在這些地方都有足夠的舞臺和產業資源基礎。

在中國的時尚買手發展過程中,可以分成租借市場和主權市場兩個話題。

以香港為例,1842年到1997年的一百五十年時間內,因為被英國統治而較早開放國際貿易,使紡織品國際貿易得以較大陸早一百年得到發展,于是出現了上面提到的連卡佛一類的雜貨店,為現代的時裝店鋪墊了的商業基礎。而大陸市場從1990年到今天,隨著國際貿易的開放發展,才逐步完善了紡織品外貿商業,使國際買手和港臺買手逐漸來到中國淘金和謀生,她們也成為最早的買手導師,手把手地帶起來中國大陸最早的一批服裝職業化人才。

大陸內地僅有20年的服裝業歷史。第一批服裝淘金者就是最早的一批“中國時尚買手”,她們上世紀以單打獨斗為主,活躍于批發市場和國際貿易市場,靠自己的一雙眼和兩條腿來滿足一兩家服裝店的供貨,或者某個國外市場區域的外銷業務;但今天她們大多已經進化為企業家,以企業機制下的團隊合作為主,靠現代的信息設施和先進的管理技術來管理幾十家、上百家甚至集團化運作的千家店鋪。今天她們比以前富有的多,即使不用像Coco那樣犧牲家庭計劃也可以過上揮金如土的生活,但是她們也比以前俗氣的多,以前只有具備高級優雅的眼光才能獲得客戶,今天則不然,龐大豐富的市場需求需要各種眼光的買手,甚至即使是骨子里流著一腔俗血的小商小販也可以成為買手中的一員。

這并不是在中國才獨有的買手特色,而是全世界的商品經濟社會中的現象——銷售為王,上帝什么都要,買手什么都買。

1、 多品店買手:她們是為各種Boutique(精品店、獨立門店)服務的店鋪買手。如果是小型門店企業,買手大多是老板自己。如果是像I.T這樣的集團規模企業,則是聘用職業買手帶領團隊進行貨品運作。最初多品店買手只為單一門店組織貨品,現在多品店也呈現連鎖經營模式,買手的采買需求也擴大為多店所代表的區域市場需求。多品店買手的主要特點來自貿易對象為自有品牌廠商,這決定了這點店鋪只承擔分銷的角色,而不參與上游制造商R&D研發和MD企劃的業務,零售吊牌定價權有限,是經銷型買手的分支。

2、 SPA買手(SPA品牌買手和SPA經銷商買手):

SPA是自有品牌產銷一體化連鎖經營的意思,是現代比較普遍的一種自營連鎖零售模式。企業通過對垂直供應鏈的控制來降低每個環節的成本,提高每個合作節點的效率,以獲得最佳的運作能力和經營收益。SPA機制與百貨自營機制的區別是,SPA企業選擇不同的業態建立分銷渠道,而百貨公司只能借助自己固定的業態渠道進行分銷。

2-1、SPA品牌買手

指在SPA模式企業中服務的買手,主要與品牌的研發設計團隊合作。在中國市場,除設計師品牌外,大部分SPA成衣品牌的產品研發依賴對大量國際高端產品和市場競爭產品的參考,所以購買這部分參考時裝的工作非常重要,國內成為采買樣衣,有時候由設計師自己完成,有時候由專門的買手負責完成。具體分工根據企業規模和業務細分程度決定。

店鋪買手和SPA零售品牌的買手最大的區別是:SPA買手擁有某一品牌商品供應商的一定區域的獨家經營權,而店鋪買手只擁有門店經銷權。

兩者的共性是:她們都擁有與供貨商洽談貿易協議的權利。店鋪買手簽訂渠道貿易性質的批發訂單,SPA品牌買手簽訂加工性質的大貨生產訂單。

2-2、SPA品牌經銷商買手:

指為SPA品牌特約經銷商服務的買手。經銷商一般在區域市場進行授權分銷和零售,有時小型或初期的SPA經銷商只有一家門店,有時候經銷商可以擁有眾多自營門店和下級分銷商門店。這種專營模式下,SPA經銷商買手的特點是只參加品牌商組織的訂貨會,負責制訂和執行經銷商季度訂單。她和多品店買手及SPA品牌買手相比,比較輕松的是不必去滿世界貨比三家、尋找貨源,她的貨源只有一家——簽訂了經銷協議的SPA品牌商。她的職務一般稱為商品經理(MD Manager),其制訂的貨品計劃只能在SPA品牌商給定的范圍內進行寬度(款數)和深度(件數)的計算,其工作高度依賴客觀地營銷數據分析,一切關乎經營效益。

3、 百貨買手:

為百貨公司服務的百貨買手,她們的名片上一般是百貨公司的背景,工作內容融合了多品店買手和SPA品牌買手的雙重特點,因為百貨公司的經營模式包括自營品牌(自營店柜)、經銷SPA品牌(代理店柜)和聯營(出租物業店柜)的業態。所以,百貨公司內部的買手團隊是上面三者的集合。而百貨公司買手團隊的領導——百貨公司首席買手或總經理,則具備這最立體的買手職能:與SPA品牌商和加工廠簽訂各種貿易協議和生產訂單,小到開發一條內衣生產線,大到收購一個獨立品牌。

在歐洲、美國和日本等發達經濟市場體系中,百貨公司的前身是大型雜貨店,商品組織方式在早期是自營形式,伴隨經濟發展和自身體量的擴張,最終發展到現在的自營與聯營結合的模式。著名的梅西百貨(macy’s),其50%的商品為自營,這部分自營商品的毛利率是40%以上,綜合毛利率到40%,2012年以來凈利潤率在4.8%以上。采取類似經營模式的代表商業還有瑪莎百貨、KOHL’S等。

在中國,本土百貨業最早的經營模式受當時經濟體制的影響,是完全的自營模式,百貨公司自主建立了從工廠采購到門店銷售的垂直供應鏈體系。改革開放后,井噴的地產經濟環境和事業單位激勵機制,使本土百貨業選擇了最據效率的經營模式——坐地收銀,轉變為完全的聯營租賃模式。而聯營商品的毛利率是17%左右,凈利潤率是2%左右。而中國的外資百貨業也趁勢進駐,以聯營方式享受了10年左右的經濟紅利,當經濟泡沫逐漸破裂后,聯營的低毛利現實逼迫這些獨立的經濟體快速反應,開始增加自營業務的占比。

下面的兩個分類屬于番外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買手分支,是技術發展的階段性產物,目前還未定型定性:

1、 電商買手:

電商是指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商品經營流通的形式。廣義上所有業態的實體商業都可以通過建立電子商務渠道使自己“帶電”。即“每家公司在未來都是互聯網公司”。所以,電商百貨(天貓、京東)、電商多品店、電商SPA應運而生。電商買手和傳統買手的區別,是電商買手對渠道和銷售的掌握全部來自虛擬網絡,所以,必須首先是互聯網渠道商務專家,咨詢、資源和數據大多來自網絡。

2、 購物買手:

為個人客戶服務的導購型買手——為別人買衣服的時尚達人。某些交際人士、時尚編輯、時裝模特或消費達人,因為在某些時尚消費領域有一定權威影響力,以及比較專業的經驗,而通過向有類似消費需求的個人買家進行建議或代購服務。通俗地解釋,就是陪伴別人買衣服并提供專業意見。在過去,這類買手是興趣所致,最大的發展空間是開設自己的精品店,集中挖掘和滿足客戶需求;在今天,電子商務平臺上的達人店是購物買手的一大創業集散地。這個分類并不能算是職業買手的正式構成群體,姑且算作準買手群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