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從賣水果發家致富「全民養水果賺錢」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徐曉倩
拼多多啟動第四屆農貨節 攝影:吳小川
8月初,電商新農人梁秋元開啟了連軸轉的工作節奏,產地采購、運輸、上架電商平臺、銷售……一車車陽光玫瑰從四川西昌整裝待發。
江詠和楊思知進入合伙賣柚子的第二年,如何定價、何時上架,成了他們近期討論最主要的話題。
豐收的氣氛遍布了從南到北的各大產區,同時也標志著一場銷售大考的到來。不過,看著拼多多后臺不斷涌進的訂單,果農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短暫放松。
8月21日,拼多多超級農貨節持續24天,誕生了陽光玫瑰、琯溪蜜柚、泰國凍榴蓮等多個超級水果。熬過了炎熱夏天的水果躺在消費者的購物訂單里,準備快馬加鞭地送往全國各地。
“這次農貨節,官方予以了很多支持,店鋪產品通過百億補貼、農貨節專區的流量扶持,銷量從日均3000單增長到上萬單,大大提高了我們王掌柜品牌的知名度和銷量。”蘋果果商王超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增長速度。
果園大變身:搭上電商快車,年收入30萬這幾天,四川省西昌市種植農戶劉小松迎來了收獲的季節,他種植的一半以上的陽光玫瑰被梁秋元承包。
放在五年前,對于大多數普通農戶來說,陽光玫瑰還是一個新鮮名詞,它起源于日本,引入國內后,價格長期居高不下,在國內的高端賣場甚至能賣出100元/斤的高價。種植戶不說賺得金銀滿缽,卻也流傳出五畝地換“大奔”的說法。
西昌本就有著“中國晚熟葡萄之鄉”的美稱,憑借陽光照射充足、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條件,西昌再度成為種植陽光玫瑰的風水寶地。
三年前,劉小松做出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他把家里的蘋果種植園換成了陽光玫瑰,25畝的田間搭起了大棚,還引入了自動化澆灌設備提高生產效率。
幾乎在同一時期,做出相同決定的還有85后的沈飛,彼時她還是一名家庭主婦,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在身邊親戚的帶領下,沈飛把家中的3.2畝地建成大棚,栽種了陽光玫瑰。讓沈飛沒想到的是,自家的產出的陽光玫瑰一躍晉升行業標桿。
梁秋元眼光毒辣,品鑒陽光玫瑰非常講究,能被他相中的種植戶通常是片區里的種植高手。說起如何挑選陽光玫瑰,梁秋元算是半個專業人士。
“陽光玫瑰的管理很重要,一根枝條只能保留一串果子,這樣果子的個頭和緊實度才會比較好,大棚的溫度最高不能超過35度,如果溫度過高,需要通風或者灑水降溫。”梁秋元向時代財經說道,在他看來,沈飛家的果子管理好、品質高,屬于上乘產品。
梁秋元在陽光玫瑰種植大棚與農戶交流 吳小川:攝影
作為新電商人,梁秋元架起了果商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應季的水果的銷售無不牽動著果農們的心。為了搶占先機,梁秋元第一時間報名了拼多多超級農貨節,通過平臺的補貼推薦,最高峰的時候店鋪一天能賣出一萬單,成為平臺葡萄銷售榜單。
隨著果園改造變身、訂單頻頻爆單之后,劉小松、沈飛的錢包也跟著鼓起來了。
近兩年,雖然產地價格降至20元/斤和10元/斤,但相比原先種植的蘋果,劉小松的收入翻了好幾番。搭上電商快車道后,三年的高回報率激發了劉小松的信心,他在原來的種植面積基礎上又增加了6畝。
沈飛找到了生活的充實感,一年下來,她每天奔波于家里和田間兩點一線,遇到農忙的時候,城里的丈夫也會回來幫忙,今年陽光玫瑰的產量約有2.5萬斤,沈飛能收入30萬元。“呆在家里也能賺到錢,而且收入比在外務工還強。”
新農人練就新技能:搞直播、學算賬9月,福建平和縣的琯溪柚子成熟了,南方小鎮的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柚子清香。一批批外鄉客涌進來,無需猜測,他們是沖著柚子來的。
江詠是土生土長的平和人,大學畢業后,他選擇在廈門工作,積累了7年服裝行業電商工作經驗。和大多數走出家鄉的年輕人一樣,回鄉賣柚子不曾列入他的人生規劃中。202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江詠收到了老鄉楊思知投來的橄欖枝,此時,楊思知在拼多多開了一家店鋪,專門賣琯溪蜜柚,開業第一年賣出7萬多斤柚子,由于苦于缺乏電商經驗,店鋪遲遲沒迎來爆單的高光時刻。
江詠的加入給團隊帶來新的靈感,“甜精靈生鮮旗艦店”的招牌打了出來。做果商除了要懂得電商運營技巧之外,如何把成本降到最低也是一門學問,這是楊思知和江詠不斷補課的內容。
“做水果電商,不僅要做數學,也要會物理。”在內行人看來,僅僅是成本計算一欄工作也藏著復雜的門道。去年年終算賬的時候,大家發現利潤少了幾十萬。梳理了一番后,他們才意識到少算了打包膠帶成本、柚子重量蒸發等成本。
一箱箱打包完畢的琯溪蜜柚,即將銷往全國各地。 攝影:老孔
距離平和縣2000公里的陜西洛川,85后王超把直播間搬進了生產車間。他是“王掌柜蘋果”的主理人,深諳一整套直播話術和科學化管理方法。
“家人們放心的去拍,咱們的蘋果,既脆甜又多汁,每顆都有二維碼,顆顆可溯源……”一邊是工人忙著將智能挑選好的蘋果進行分揀、貼標、裝箱,另一邊銷售團隊對著鏡頭,實時展現著飽滿碩大的蘋果。
為了讓消費者一年都能吃到新鮮的蘋果,王超請來了一系列重量級的嘉賓,比如數字化智能氣調庫能夠讓蘋果貯藏期達到10-12個月,引進的法國智能生產線,可以對每一個蘋果做CT,持續穩定地把控蘋果品質。
王超理解消費者線上采買存在的痛點,無非是蘋果產地、新鮮度、儲存環境等因素。他盡可能還原一個蘋果從田間到餐桌的生產周期,收到蘋果的消費者可以看到特殊的身份證,只要掃描消費者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后,可直接對該蘋果全程溯源。包括蘋果生產過程中施肥、開花、病蟲防治、套袋、采摘裝箱、入庫等環節全過程,真正實現“買得放心、吃得放心”。
明星品牌帶動產業鏈崛起對于新電商人來說,他們身上有著一個共同點:不局限于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他們往往有著更長遠的目標——振興當地水果品牌。
梁秋元將農貨節視為助力西昌陽光玫瑰品牌升級的機會。據他介紹,這幾年通過百億補貼等活動,店鋪收獲了一批忠實的回頭客。而農貨節的各類資源補貼,將讓更多人有機會嘗試購買陽光玫瑰,從而收獲更多的消費者群體。近期的訂單量也驗證了他的想法,多的時候,一天要從西昌裝4-5掛車葡萄運輸到成都的倉庫。
從服裝電商轉行果商一年后,江詠一直沒有忘記楊思知打動自己的一句話,“想尋找小時候的柚子味道。”
“我們不僅僅是在賣柚子,同時也肩負著保護琯溪蜜柚這個品牌,我們種了500年的柚子,琯溪蜜柚的牌子不能砸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楊思知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今年,他和江詠決定推行“訂單式種植”——在春季柚子開花時,就向果農以兩倍于種植成本的價格預定,并每畝提前支付農資的錢。這樣的目的是,讓果農打消銷售難的顧慮,把精力花在種植上。稍顯大膽的嘗試來源于市場的檢驗,去年,店鋪的一名“鐵粉”連續復購了10次。
一批批優秀的新興果農無疑帶動了一方產業鏈的崛起。無論梁秋元的陽光葡萄、楊思知、江詠合力打造的蜜柚還是王超的洛川蘋果,都在拼多多銷售榜單中名列前茅,在與果商的良性互動下,拼多多農貨節的版圖也在不斷擴張。
自2019年8月起,拼多多已連續四年舉辦農貨節,輻射產區從2019年的500個擴展至如今的近2000個。本次農貨節平臺除繼續在農產品“零傭金”基礎上投入百億補貼、秒殺萬人團等資源外,還將在各大農產區推動“農貨直播”,拉動優勢農產區的銷售,提升品牌農貨、地標農產品的聲譽和影響力。
“選對平臺很重要,拼多多是做農業起家的,對農產品商家還有扶持,我們的蘋果本身就有很高的品質,有了平臺的助力,我們的銷量逐年攀升。”王超興奮地向時代財經說。
相關文章
- 快手電商銷售「桃子怎么找銷路」
- 水果零售是一門好生意嗎「做水果生意必須懂」
- 哪個品種的櫻桃最好吃了解一下「大櫻桃哪個品種好吃」
- 電商企業探路\\「線上線下企業舉例」
- 大連盛產櫻桃嗎「特大大櫻桃品種」
- 逸仙電商規模「國產美妝上市公司」
- 電商財務做賬「電商會計的財務數據源是什么」
- 境外回國隔離結束如何順利回到目標城市「回國隔離完可以去別的城市嗎」
- 電商會計好累「電商類會計會很難嗎」
- 一位非洲回來的亞馬遜賣家的創業故事「亞馬遜賣家論壇」
- 跨境電商財務需要做哪些工作「跨境電商財務賬怎么弄」
- 如何做好電商會計「電商精英系列教程全套」
- 流量紅利消失電商平臺還靠什么贏利「互聯網流量紅利」
- 電商企業財務核算流程「電商收入怎么做賬」
- 電商會計如何做賬「電商會計的心酸」
- 電商還能生存多少年「電商平臺靠什么盈利」
- 這種一類致癌物終于被禁,還有很多人在吃,危害巨大「三類致癌物質」
- 為什么消費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消費可以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