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mào)領航
首頁外貿(mào)學堂 > waze和谷歌「收購谷歌」

waze和谷歌「收購谷歌」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24-08-30 12:04:04
蘋果地圖的尷尬成就了waze

數(shù)億臺蘋果手機,每天都跟著它的主人四處走動,哪里交通堵塞了,哪里開了一家高爾夫球場,蘋果不是最清楚嗎?

很多年前,蘋果就想用這種UGC(用戶生產(chǎn)內(nèi)容)的方式做地圖,這不就是大數(shù)據(jù)嗎?

這種地圖是實時更新的,每一秒都不一樣,它改變了谷歌地圖的模式。

谷歌地圖的工作人員都是開著測繪車,在大街小巷穿行,為用戶提供逼真的街景圖片。

截至2019年底,谷歌地圖街景已經(jīng)拍攝了 1000 多萬英里,足以環(huán)繞地球 400 圈。

谷歌地圖還有高清衛(wèi)星圖像,甚至你農(nóng)村家里的屋頂、果樹都清晰可見。

但蘋果還是把地圖想的太簡單了,2012年,蘋果推出的蘋果地圖漏洞百出,不是導航錯誤,就是缺少公交路線,3D 地圖界面也非常糟糕。

庫克曾在公開信中說,蘋果做的任何產(chǎn)品,目標都是做到全球最佳。但顯然,蘋果地圖沒有做到。

但蘋果的失誤卻成就了waze。

Waze于2008年成立于以色列,是一款社交地圖導航軟件。

它的地圖是用戶們“畫”的,他們一邊開車,一邊“畫”實時地圖。

用戶打開GPS,waze就可以搜集所有活躍用戶的位置和車速,形成實時的路線圖,由此也知道到底哪里在堵車,從而讓用戶避免嚴重的交通堵塞。

用戶在開車時,可以通過語音,把前方施工、擁堵、警察巡邏等情況,反饋給waze,waze再實時更新。

這個利用大眾力量運作的導航工具,讓用戶非常滿意,但waze的警察跟蹤功能卻讓警察頗為頭痛。

筆者在讀大學那兒,校車司機會通過對講機,分享各個站點的學生情況,要是哪處人多,自己也裝不下,就通知其他司機馬上過來接。

這就是實時分享的好處,它不用大費周章地請專人去某個站點查看,大家都可以輕松參與。

Waze導航依靠用戶分享實時路況,不知道省了多大的力氣。而谷歌地圖卻要花幾十億美金,雇傭幾千名員工,每天派街景車,到全球各地去采集道路信息。

其實最開始,waze并不被看好,它被認為是毫無意義的軟件。投資者想不通,為什么要用導航,引導人們走每天都要走的路呢?

但waze口碑好,司機口口相傳,它也被當成了司機們的社交平臺,小有名氣。

就在蘋果地圖備受吐槽時,庫克決定開放其他的導航系統(tǒng),鬼使神差地選擇了waze,連waze的創(chuàng)始人和員工都不知道。

但拜蘋果所賜,waze的下載量激增了40%。現(xiàn)在每年九月,waze都會舉辦慶祝“蒂姆·庫克日”的活動。

2013年,waze被谷歌以超10億美金的高價收購,谷歌正是看中了waze的實時更新和社交功能。現(xiàn)在waze的用戶已遍及全球約190個國家。

中國版waze的命運

因為政策的限制,外國的地圖導航軟件無法打進中國市場,但這也給了中國本土企業(yè)以機會。

筆者發(fā)現(xiàn)了兩款中國版的waze,但目前的發(fā)展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第一款就是凱立德地圖,凱立德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低調(diào)卻有實力的華南老公司,它主要提供車載導航,以及手機應用地圖服務。

凱立德導航家園版,就是凱立德的手機應用地圖,類似于waze,用戶可以上傳實時路況,還可以進行社交和互動。

2013年,凱立德的用戶規(guī)模為千萬級別,在車載導航市場上占比70%左右。在手機端上,凱立德導航產(chǎn)品的下載安裝量已經(jīng)超過了4000萬。

但現(xiàn)在,在應用商店,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用戶評論凱立德導航更新太慢了,還有導航也不準。

國內(nèi)兩大知名的導航軟件是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其實之前的地圖都是要花錢購買的,但高德和百度卻用免費模式,把國內(nèi)其他地圖打得措手不及,凱立德的高額售價不再具有優(yōu)勢。

曾經(jīng)的導航巨頭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另一個中國版waze就是車托邦。

車托邦也是像waze那樣依靠用戶搜集路況信息,車主可以提交包括堵車、警察、事故三種之類的路況信息,車托邦還有強大的社交、互動功能。

2013年,車托邦的總體用戶超過600萬,月主動 UGC 量達 300 萬,月被動 UGC 量達 2 億。

其旗下的微信路況是2015年僅次于人民日報的第二大微信公眾號。

但現(xiàn)在,相比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車托邦并沒有激起多少水花,而且筆者現(xiàn)在在手機應用商店并沒有找到車托幫APP的蹤跡。

車托幫的微信路況也改版成微路況,為車友提供內(nèi)容資訊、違章查詢等。但這已經(jīng)與waze模式相去甚遠了。

車輪上的社交

問題來了,為什么中國做不了waze呢?

車托邦的創(chuàng)始人之前這樣解釋,“當時優(yōu)酷也想把網(wǎng)站做成國外的YOUTUBE,但有時候不是那么回事兒。”

種種跡象表明,UGC模式當年還不符合中國用戶的習慣,用戶的參與熱情也沒有國外那么高。

這種模式在當時看來顯得水土不服,而現(xiàn)在UGC在中國發(fā)展的并不算差,B站就有很多用戶生產(chǎn)的內(nèi)容,但是這種模式在導航上還有前景嗎?

不管是百度地圖,還是高德地圖,這兩大導航軟件都是偏工具性的導航軟件,社交屬性不多,更別提讓用戶自己實時上報路況信息了。

這兩大導航軟件的路況信息多是通過交管部門搜集,或者通過大數(shù)據(jù)判斷,用戶的參與度比較低。

在國內(nèi)要想在車輪上發(fā)展社交是有一定難度的,它涉及到用戶的使用習慣,甚至有知乎網(wǎng)友說,這是因為國人缺乏樂于分享的精神,而waze的一大理念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而且waze這款社交導航軟件也只是對谷歌地圖的一種補充,它無法撼動谷歌地圖的地位,國內(nèi)的車托邦也是如此。

在國內(nèi),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都具有強大的導航功能,很多車主車里都有車載導航,車載廣播也可以掌握實時路況,在這種情況下,專門下載一個社交導航軟件也顯得比較多余了。

這種由用戶上傳實時路況,再對其他用戶形成影響,由此建立的車輪上的社交,在中國也就很難轉(zhuǎn)動起來了。

作者:青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mào)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