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外貿學堂 > 實體店干不過電商「電商把實體店搞死了」

實體店干不過電商「電商把實體店搞死了」

來源:互聯網 2024-08-22 18:04:04

“擊垮”實體店后,電商卻變得更難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推薦語:隨著互聯網時代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各大電商平臺得以高歌猛進,如今電商平臺主要有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等。這些電商平臺的出現,讓很多線下的實體店生存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830億件,專家預計2021年將達到955億件。

而且,僅僅是2020年期間,全國網上零售額11.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的比重達2/5。據商務部預測,2021年我國電商總規模將突破13萬億,再次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實體店生意自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不難發現,如今很多城市曾經繁華的商業街,多多少少都陷入了一定的經營困境中,人流量減少、業績不佳成為困擾當下實體店生意的重要因素。

畢竟現在的人們已經被網購養成了習慣,就連牙簽、牙刷這種很小的日用品,很多人都選擇了在網上購買,這足以證明網購的“成癮性”。

所以,越來越多的實體店變得沒人去逛,“旺鋪招租”也成了行業發展的一個尷尬事實。

不過,按照客觀規律來說,眼下電商“干掉”了實體店,那么電商無疑就會少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生意自然也會越來越好做。

但真實的情況卻令人感到意外:越來越多的電商從業者紛紛選擇退出,而他們反饋的原因一致是——行業之間競爭太大。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電商也和實體店一樣,它們在圈內也有品牌影響力。但值得一提的是,電商因為沒有實體店的“地域保護”,這個行業的競爭規則也逐漸演變成了“誰優惠大誰吃香”“誰產品價格低誰大賣”的現狀。

也就是說,那些背后沒有資金作為支持的小賣家,他們其實是很難玩得過手握大量資本的“人民幣玩家”的。畢竟大賣家們有底氣有財力,完全可以不掙錢只賺銷量壓垮小賣家;而相反,小賣家需要時時刻刻有利潤,去養活工人、賺生活費,因此他們哪里玩得過“資本家”呢?

對此,我國實體店紅人曹德旺此前也發表了一段看法,他認為:電商發展至今,已嚴重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競爭規則,因此我不建議過度發展電商!

確實,現在電商競爭變得太“惡劣”了,雖然有反壟斷的尚方寶劍撐腰,但電商小賣家舉步維艱如今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那么,實體店今后還有沒逆襲的機會?

有專家分析認為,對于當下的實體店行業來說,如果商家們能夠從服務上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實體店重新迎來轉機也完全有可能。

畢竟以前大家關注的都是商品價格,但隨著消費升級,在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而不會一味只注重產品價格。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么看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