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電商百億補貼的真相「電商定制版的貓膩」
不可否認,網購市場在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已經變得非常成熟和穩定。各大電商奇招不斷,巨額補貼更是引發了激烈的平臺大戰。表面上看受益的永遠是廣大消費者,但真的是這樣么?
近期有媒體報道,從某電商平臺首頁里的“百億補貼”入口進入購買的一件商品,和從正常頁面進入搜索的同樣這件商品,價格竟然不一樣!
這種情況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吐槽,更有網友曬出了同一款洗面奶竟然有五六種不同的價格的截圖。這也引出了大家對電商平臺定價套路的吐槽。有的網友表示同樣一件商品搜索,無論是從不同平臺下單還是從同一平臺不同入口下單,價格都會有出入。
來源 / 落落微博
電商定價,是標準還是套路?
在廣大消費者“樸素”的認知里,同一件商品,應該有一個公認的統一價。然而在電商領域里,定價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套路之多令人驚訝。經過實測了解,影響各大電商定價的因素大致總結如下:
1、排名規則。有的平臺有“千人千面”的算法,會根據買家不同的消費能力,進而匹配不同價格的產品,所以即使是同樣產品,也可以賣出不同價格。
2、同款產品。電商的產品是否已有其他人做,如果有,他們的價格又是多少?
3、消費人群。比如使用蘋果手機iPhoneX的人群,除了任性的,經濟能力不會比一般人差,那么理論上X的配件可以賣得更貴些。
4、低價引流。有些產品,可以特別設置成低價來引流,利潤放小或設置小虧,然后通過組合在其他產品里賺錢。
還有更常見的一種,即每個平臺為了拉動銷量,會與第三方返利渠道合作。在這些平臺上購物,都可以領到優惠券或是享受返利。這就更加凸顯了定價的個性化。
于是乎,在這樣的個性化定價下,慢慢的出現了一種“殺熟”的現象:同一件商品,電商給老用戶的價格經常要高于新用戶。比如據網友爆料奧妙洗衣凝珠88VIP的價格是69.9元,非會員51.9元,還能疊加首單立減8元優惠券。
還有用戶發帖稱,原本打算買一款“愛仕達炒鍋”,原價為199元,PLUS會員專享價為179元,商品可用“199減100”的優惠券。非會員普通用戶在領券后下單就會自動減掉100元,而PLUS會員因為專享價變成了179元,達不到滿減標準,只能按會員價格購買。這也意味著,PLUS會員反而要多花80元 。
殺熟,大數據進化的必然趨勢?
殺熟,說的明白點就是通過大數據對用戶及行為的了解、對市場行為的了解,實行動態定價、價格歧視。對你了解的越多(收集你的行為數據),就越能讓你高高興興地“吃虧”,即使有警覺,也是防不勝防。
動態定價、價格歧視古已有之。過去做生意是面對面,商家見你老實本分,報價就高;見你精明老到,報價就實誠些。所以,自古以來很多成功的商人把誠信當作經商之本,價格公道、老幼無欺當作自己的行為準則。
?信息時代的數據和知識可以快速,甚至無成本的快速傳播,殺熟行為廣泛而多樣化,表現形式千變萬化。而監管、舉證十分困難。這也是跟過去不同的地方。
大數據能夠給企業帶來各種競爭優勢,殺熟只是副產品之一,面對技術催生的誘惑,和來自管理層 KPI 的壓迫,順手收割點智商稅有何不可?除了加強監管,小老百姓只能期望有良心的商家們、尤其是大廠們,能夠像過去時代的大商家們用誠信約束自己,樹立行業規范。
相關文章
- 百億補貼活動火爆「拼多多百億補貼政策」
- 威海跨境電商扶持「威海海洋與漁業局領導」
- 互聯網時代電商平臺運營分析「組成評判性思維的核心因素是」
- 優秀產品經理應該培養的九大思維素養「產品經理最重要的三個能力」
- 京東還是拼多多百億補貼「雙十一和拼多多百億補貼哪個力度大」
- 雙11百億補貼「拼多多百億補貼的東西是真的嗎」
- 拼多多百億補貼實測差點翻車是真的嗎「拼多多13百億補貼靠譜嗎」
- 海連江電商產業園啟用了嗎「連江縣融媒體中心」
- 「干貨分享」私域電商福利群角色分配及話術參考
- 咸寧市龍頭企業名單「咸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湖北省新增2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項目「武漢供銷農資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電商平臺如何引流推廣「電商精準營銷方法」
- 怎么才能夠做好直播代運營工作「直播帶貨如何運營」
- 跨境電商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論述十七年的文學成就」
- 如何提升電商運營能力「電商提升業績20個方法」
- 「咸寧e購」咸鮮Q彈、綿香筋道、入味勁爽咸寧人都愛
- 隱藏在小區的生意「在小區里做什么生意比較好」
- 電商面試「電商運營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