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海外營銷 > 電商銷售拆解「二類電商好做嗎」

電商銷售拆解「二類電商好做嗎」

來源:互聯網 2024-09-12 15:04:06

這幾天又萌生一種賣貨的想法。

想了許多賣貨渠道,思來想去還是二類電商簡單粗暴!

什么是二類電商?

報紙上的產品信息、電視購物

“前100名打進電話的朋友1折優惠....”

這是二類電商最早出現的模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的快速崛起,用戶瀏覽網頁時

“NIKE買一送一!點擊查看....”

再到公眾號、今日頭條、抖音號、快手號....

總結來說,不管在什么時代,二類電商永遠都跟著用戶走,跟著流量走。

想到二類電商,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公眾號派單。

我記得之前我接過一個戴爾電腦的廣告,2000塊錢,投放了一個賣電腦的廣告,這就是公眾號派單,當時品牌投放了圈子里許多同行的廣告,可見覆蓋之廣、覆蓋之密度。

二類電商賺錢嗎?

我是覺得無論什么項目,總是有人賺錢、有人不賺錢,區別賺錢與不賺錢的是經驗、技巧。投得多了也就有經驗了,學習總結多了也就有技巧了。

說得直白一點,怎么花了錢,利益最大化?

一、產品

01、需求

對于女生,天氣熱了,化妝品的需求量下去了,防曬、保濕的需求量上來了,零食的需求量下去了,減肥的需求量上來了。建議多看看指數

02、價格

同樣一支牙膏,超市19.9元,你賣29.9元,誰買?低價才能讓用戶沖動消費

03、利潤

說白了二類電商是一種投資,只有足夠多的利潤才能承擔起投資的成本,比如一些男性產品利潤都是百分之幾百的...

二、渠道

01、流量

最直觀的就是流量,拿公眾號舉例,平均閱讀2000元的號報價2000元和平均閱讀5000的號報價2000元哪個更好?現在投放公眾號價格一般是按照平均閱讀計算,0.4元~1.5元不等

02、質量

最直觀的是人氣,拿公眾號舉例,閱讀量高對應的點贊、評論多不多?因為我自己就是寫公眾號的,我自己的判斷標準就是:

寫原創的一定比轉載的用戶質量高;定期更新文章的一定比斷斷續續更新文章的質量高;閱讀穩定的一定比不穩定的質量高高....

做二類電商,貨和渠道同樣重要

如果我賣貨,腦子里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家鄉的筍。

竹筍原產地,我家老頭子自己挖的筍、撥的筍、鹵的筍,純天然無公害,更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們這的人都好這口,早上煮年糕、稀飯搭配這個鹵的筍,絕配!

但是考慮了下,筍這種產品毛利太低,接受度不高就放棄了,賣著玩還行,公眾號是可以賣,但是作為長期產品并不可取。

但順著思路我找到了突破點,我可以給大家分享下我的思考方式:

首先,我分析了利弊

利:自家農產品,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產品質量高,價格不貴,而且我這照片拍得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吧,從生產到加工,每道工序都很清晰,并且我有自己的流量渠道(公眾號)

弊:產品單一,也不可能天天發,利潤不高,長期持有也賣不了幾個錢,我一單賺5塊,一天賺500就需要賣出去100單!目前我公眾號流量也不夠。

用戶群體倒沒有什么匹配不配的問題,只要產品好,還是有需求的!

順著這個思路,我覺得賣一手貨源就是最大的優勢!但問題是,我沒有那么多一手貨源!!!

那么我需要解決的就是一手貨源的問題:

前段時間有位讀者給我寄了他們家鄉的茶葉,自己家茶廠炒的,還挺香....我有幾萬讀者,每個人或多或說都能接觸到一手貨源,無非就是沒有銷路,有銷路、有產品自然也就能有利潤...

怎么玩?(以下為想法,看看就好了)

第一步:寄產品給大咖(我),我體驗產品

第二步:根據體驗的產品,去寫一篇關于產品的“廣告”

第三步:可以使用小程序開店,或者直接添加微信轉賬下單,收集地址,不用擔心沒有保障,大咖就相當于“擔保”,當你確認收貨后,我這邊錢給到發貨人(這中間我可能會賺點小傭金養活自己)

第四步:曬單,如果做得好,后面可以收取發貨人的“坑位費”。其實整個模式參考直播賣貨

至于流量,眼下我沒有做,是因為自己流量不足以去支撐起這件事,但也有方法,借力唄,拉些人一起去做這件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