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教育OMO模式「什么是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在創新工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曾提到,中國將最先迎來OMO(即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融合)時代。OMO模式最初出現在新零售行業,后來逐漸向其他行業滲透。有趣的是,自2019年初至今的半年時間,先后有4家校外培訓頭部企業提及“探索發展OMO模式”。OMO模式也成為各家教育機構的關注點。
OMO模式是指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是繼O2O之后,利用科技發展帶來線上線下快速融合,市場效率大幅提升的商業模式。這一方式解決了教育O2O發展受阻時所遇到的諸多問題——缺乏教學過程和教學數據導致的教師與學生無法長期留在平臺上,教育行業O2O爆發的2015年不同于現在,那時在線教育的觀念尚未被大部分家長接受。
OMO已經在零售行業試跑了三年,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商超率先實踐,并交出了一份極具吸引力的成績單:1年半以上的成熟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達80萬元,坪效超5萬元,是傳統超市的2-3倍。除盒馬鮮生以外,小象生鮮、7FRESH等新零售品牌層出不窮,阿里美團京東等互聯網上半場的勝出者埋頭扎入新零售,OMO在電商行業已不再新鮮。
但在教育領域OMO一詞還略顯生澀。適用于電商的OMO模式在教育這個特殊的行業是否行之有效尚不確定,探索的節奏在2019年已明顯加快。
傳統教育機構的OMO轉型
4月中旬,高思教育宣布完成D輪1.4億美元融資,創始人須佶成對外宣布未來5年的戰略是“堅持S2b2c,聚焦OMO新教育場景”。4月下旬,精銳教育高調宣布將開創教育領域OMO新模式。精銳教育集團董事長張熙表示,未來三年,精銳計劃為OMO投入30億,其中20億用于技術開發,10億用于擴張。5月末,學大教育推出“雙螺旋”教學模式。該模式將線上與線下產品深度融合,雖名稱不同,有教育業內人士表示,其本質仍為OMO模式。5月下旬,樸新教育發布最新一季財報時,創始人沙云龍表示“期待進一步探索線上線下OMO模式的發展前景”。
幾大教育巨頭的戰略從側面反映出,OMO模式已經開始成為傳統教育行業巨頭重點方向。教育OMO模式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聯動,在教、學、練、測、評等等環節分別發揮作用。
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線上的技術手段為純線下模式輔助提升效率,除了線下學習外,還可以通過線上滿足自己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加深學習效果;同時學習過程的可視化也讓家長隨時體驗監督,這些都提升了整體的用戶體驗。
對于教育機構而言,在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單純的線下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據創新工場研究報告,三線城市參培率也已經超過50%。教育機構要想獲得持續的增長,必須尋找新的增量市場。
另外,今年K12網校大戰,極大分流了線下教育機構的流量。新的競爭環境,迫使線下教育機構積極擁抱“線上”。同時汲取線上線下流量的OMO模式無疑是獲取新增量最為有力的載體,被寄予厚望不難理解。
在線教育公司“重啟”線下
這幾年在線教育競爭愈發激烈,想獲得高速發展,就需要去下沉二三線市場,做更重的服務,教學內容本地化等。在增量市場逐漸飽和及競爭加劇影響下,在線教育也在經歷從純線上到OMO模式的探索。
選師無憂建立線下體驗中心,走上探索OMO模式的道路。盡管模式還不夠成熟,但成效顯著。據介紹,目前其線下體驗中心已經實現全面盈利,公司業績實現了連續三年三倍的增長。滿身互聯網基因的編程貓推出“M 戰略”,未來三年想完成“百城千店”的目標,即在線下打造1000家少兒編程學習中心。智適應教育松鼠AI也在猛推線下教學中心,松鼠AI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引擎,系統基于線上,但目前在全國也有了2300家線下學習中心,覆蓋到一線到六線城市。
東方優播(新東方在線旗下的K12在線單師小班)也花了很大的精力發展線下門店,其線下體驗店不承擔教學功能,主要作用是宣傳引導和體驗,而教學、課后服務、教務管理、購買課程等其他環節全部在線上完成,東方優播的招生入口僅有一個——線下體驗店的低價入口班。掌門1對1的線下體驗店同樣不承擔教學任務,但學生和家長都可以在店里進行課程的試聽體驗和課程規劃咨詢等,用戶能去線下體驗店上在線課體驗,熟悉之后就可以在家上課。
純線上模式獲客成本過高是在線教育發力線下的原因之一。松鼠AI創始人兼CEO栗浩洋曾在第三屆AIAED大會上透露,線上的獲客成本是六千到八千,線下是五百到兩千。松鼠AI的線下教學中心一般設立在三四線甚至更下沉的市場,在十八線的縣城都能找到其身影。
除了獲客成本之外,線下具有天然的參與感,能增加信任度。當下用戶對于教育方式的選擇趨向于多元化,有家長偏愛線上,認為可以省去很多接送的時間,還能實時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也有用戶偏愛線下教育,認為在學習過程中有和老師及其他同學的互動,學習效果更好。
地理位置、碎片化的時間、符合新中產消費預期的服務體驗、以及不同類型產品不同的細分目的都會導致用戶使用混合服務。OMO模式加持下的在線教育提供的用戶體驗有了更大的提升,由線下的體驗中心往線上導流,線下體驗中心解決重體驗的問題。
同時,并不是所有的在線教育企業都要轉型OMO模式,各個企業的目標定位是不一樣的,需要解決的教育需求是千差萬別。對于在線教育來說,更需要不斷創新,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不斷改進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并創新教育模式。
OMO模式歸根結底是要實現線上與線下彼此交織,相互導流。未來的教育機構沒有單純的線下教育,教育機構可以提供線下學習場景,但是很多服務流程都要放在線上,也只有在線上,教育機構才能更全面地收集數據,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教學服務。
不過,在沒有既往經驗的情況下,還沒人能確切的定義OMO在教育行業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么,各家機構都在以自己的理解摸索。而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應用,如何構建彈性的終身學習體系等問題,都值得思考和實踐。
相關文章
- 黃子韜這么有錢「黃子韜一年掙多少錢」
- 薇婭帶貨一姐「帶貨女王薇婭身價」
- 被富豪毀了的四大明星「中國十大頂級隱形富豪」
- 奢侈品電商上市公司「奢侈品概念股」
- 電商直播用戶逐年增加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呢「電商直播為什么這么火」
- 互聯網賣饅頭的案例「饅頭生意好做嗎」
- 薇婭公司被罰「薇婭被點名」
- 河套面粉曝光「內蒙古河套面粉為什么好吃」
- 支付系統模塊設計「概念架構」
- 河南省農村網絡零售額「互聯網+對農村電商的發展的影響」
- 盤點30家持牌消金旗下分期商城是真的嗎「騰訊網購商城」
- 電商時代的終結「電商騙局案例」
- 電商不賺錢「電商發展現狀」
- 618電商活動什么時候開始「618購物節的來歷」
- 網絡小貸行業大洗牌「網貸清退名單」
- 網商銀行多次貸款影響信用嗎「業績不好的分析和改進」
- 今年做電商很多人為啥沒賺到錢呢「今年的電商為什么這么差」
- 為什么發達國家不大力發展電商「國外為什么控制電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