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國際貿易 > 南極電商股市「南極電商股票死股漲不起來了」

南極電商股市「南極電商股票死股漲不起來了」

來源:互聯網 2024-08-16 19:04:04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開年以來,南極電商的好日子并未來臨。

1月4日,作為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南極電商開盤就迎來閃崩跌停,次日開盤又是如出一轍。

股價跌停并未阻撓機構大筆出貨,根據資料顯示,1月4日及5日兩日,“機構專用”營業部總計賣出股票金額高達3.22億元。

為了避免股價大幅波動,降低投資者的預期。1月5日晚間,南極電商發布公告稱,擬實行一項股份回購計劃。

該計劃表示:將會回購股票總額在5億元至7億元之間,回購股價低于人民幣15元/股,本次回購股份將后續作為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實施。

然而這份股份回購計劃仍然沒能止住南極電商下跌的趨勢,1月8日,南極電商股價仍然下跌,截止收盤報價10.16元/股。

短短幾個交易日,南極電商市值蒸發了86.4億元。

到底是何原因導致昔日“知名電商”遭遇如此風波?

筆者收集資料,認為可以歸為以下幾點。

第一,南極電商的財報存在明顯問題。主要形式包括:“凈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缺乏競爭對手、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較差,應收賬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不斷下降、供應商和客戶存在重疊”。

眾所周知,財務造假在股票市場最終的結果并不如意。

第二,主要靠“賣吊牌”營收。南極電商的前身,則是家喻戶曉的保暖內衣品牌“南極人”,南極人在1998年成立,憑借高質量的保暖內衣實現全國第一。但由于戰略轉型,2008年,南極人開始實行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僅保留“南極人”品牌。此后,2015年南極電商利用借殼上市,正式進軍股票市場。

根據資料顯示,南極電商靠“賣吊牌”在2019年掙到了12個億。

品牌授權模式,能夠使得南極電商在較輕的模式下比較容易商業變現,但難點是對品牌的管理及品牌的持續效應問題。目前而言,南極電商僅僅依靠這一項營業收入想要獲得持久收入,比較困難。

第三,因“質量”問題備受摒棄。南極電商的經銷商向授權廠家進貨并不需要總部協調,只需同授權工廠簽訂名義合同,就能購入南極人商標,隨后自行去批發市場采購貨品,掛上吊牌進行銷售——而至于質檢合格證,在淘寶花費100塊就能拿到。

正是這種并不嚴謹的“掛牌”模式,導致南極商家的市面產品備受詬病。很多新聞媒體都對南極人質量低下問題予以報道。

總體而言,南極電商股價下跌的原因是喪失了投資者的信任,財務數據出現明顯錯誤、并無可持續經營業務作支撐等等,最終投資者為了避免損失的不斷擴大,選擇“長痛不如短痛”的方式,迅速出局,從而進一步引起了南極電商股價的下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