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青島跨境電商\\「青島跨境電商平臺」
就在昨天,看到《經濟日報》整版刊發深度觀察《跨境電商后起者何以‘先至’——青島西海岸新區跨境電商發展調查》,并配發記者調查手記《能做成事的秘訣》,深入解碼西海岸新區跨境電商在追趕中實現飛速發展。
今天我們說道說道,電商之路怎么走
這個消息的確是讓人歡欣鼓舞,經過這么多年,青島談電商,終于上臺面了。
青島跨境做了很多年,這個事情是真的,但真正做得怎么樣,還沒有一個機構出來說一說,根據網上數據來看,因為青島有保稅區較早,加上口岸離日韓比較近,物流倉儲優勢明顯,所以在跨境板塊應該具有先天的基因。
其實從早些年,李開復來青島開班上課開始,青島那個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參與電商了,雖然在當時電商環境在北方并不成熟,也沒有受到當地很高的重視,但是依舊在民間悄然萌芽。
青島,應該說是山東不像浙江,當電商出現萌芽的時候,便隨之出現了電商的整體配套,早期杭州的電商小鎮,一期二期,再加上知名龍頭企業的頭部效應,杭州迅速出現了“電商潮”,而后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轉型也加入其中,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北下朱”電商繁榮,戶戶電商,家家供應鏈,然后又和金華聯合做的物流倉儲一體化、云倉儲,都對電商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青島電商雖然一直在野蠻生長,但是也一直在路上青島電商、跨境電商沒有做進領頭部分,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企業主的意識就是很大的一部分,畢竟南方接觸電商較早,耳濡目染的場景較多,所以接受起來也比較快,而在北方剛開始的時候,很多的企業主還把電商當做“不務正業”,所以我們在基礎的快遞物流層面都被臨沂反超。
環境政策也是一個方面,沒有產業的基礎支撐,也就是沒有完整的產業鏈條,想要把電商產業做出特色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青島只有循序漸進,逐步地完善基礎功能,而后在尋找突破的機會,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南成為自貿島,青島努力這么多年,一夜之間就被海南搶了風頭。查了一下數據,青島現在在電商和直播電商的從業人數并不少,單一平臺能夠拿出手的也已經到1000人以上,從業人數50000多,所以基礎做的還是扎實的。
再有就是西海岸新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港口優勢和政策優勢,深耕營商環境,下真功夫打通資金、人才、政策、業務便利性等“攔路虎”,包括中德生態園后期在跨境電商的嘗試,現在又有自貿區的加持,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為接下來電商的繁榮做足了功課。
青島作為“后起之秀”,這3個方面是重點:
1、加大政策對于“新經濟”的傾斜力度。未來“主流大平臺”將會逐漸喪失“人口紅利”帶來的集中化效應,這對于我們青島來說,正好是一個迎頭趕上的機會,個性化、分散化將會是將來電商的主流,我們不用彎道超車,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車道。
2、弄清行業大勢,做出產業生態。在任何一個行業做的久的人都可能明白這一點的重要性,抱怨是沒有用的,拔毛助長更是不可取,產業必須做出產業生態,才有未來的發展空間,這就好比是“木桶效應”,不能齊頭并進,就代表著資源浪費,或是滿盤皆輸。
3、讓專業人才掌握話語權,專業人才不等于高學歷人才。這個不用多說,未來的競爭全是知識化競爭、專業化競爭,如果沒有專業人才的話語權,如果不能完全吃透海外倉、自建站,不能完全吃透倉儲物流每個節點,甚至是海外市場特點,甚至是種族文化,那要下一盤大棋的話,就夯不好楚河漢界。
相關文章
- 直播帶貨選品的六大方法「直播帶貨小技巧」
- 電商爆品選品工具「股票實戰技術干貨」
- 電商搞死實體零售為什么不管「電商是否會取代實體店」
- 在以電商直播平臺為基礎的直播營銷產業鏈中「農村電商賦能于草根創業階段測試」
- 電子商務示范企業評選結果公示「國家級電商產業園」
- 電商選品技巧「人人咖」
- 電商年流水3000萬純利潤多少「一年做一千萬利潤有多少」
- 電商銷售拆解「二類電商好做嗎」
- 生鮮電商選品「生鮮店怎么吸引人」
- 名單公示!這些基地,企業入選有你關注的嗎英文「科技企業項目環評公示」
- 二類電商未來發展「國內二類電商」
- 電商為什么會被淘汰「大批電商選擇退出」
- 被叫停的直銷公司「一下停止經營」
- 京東網上售房「京東投資尚品宅配」
- 二類電商發展前景「2020年電商發展前景」
- 2021直銷趨勢「做直銷2021年發展怎么樣」
- 農村電商運營技巧和方法「如何做電商運營農村」
- 什么叫做二類電商「二類電商做什么產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