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行業資訊 > 甘肅文縣特產咂桿酒「隴南到文縣多長時間」

甘肅文縣特產咂桿酒「隴南到文縣多長時間」

來源:互聯網 2024-08-19 10:04:01

咂桿酒,白馬語稱“達嘎貝朝”,是用青稞、高粱、燕麥、小麥、包谷等糧食,加入當地山泉水一起煮熟后拌入酒曲而成。煮好的酒醅發酵后不淋出酒,而是將"酒醅子"裝缸密封數月,飲用時挖出酒醅子裝入陶罐,置火塘煨煮,將"咂桿"(竹管或銅管)插入罐中吸取,解乏驅寒,提神健胃。

相傳白馬人釀酒的酒曲是盤瓠爺傳的,家家掌握釀造技藝,流傳至今已有3000多年。咂桿酒盛在梨形陶罐里,陶罐大約十幾厘米高,喝前煨在火邊。陶罐上插一根細長的小竹節筒,即"咂桿",罐中不見酒水,只有滿滿一罐糧食顆粒,酒水都藏在糧食下面。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秋收秋播結束,家家戶戶就開始釀造咂桿酒。因為白馬人的咂桿酒是用青稞、燕麥、苦蕎、小麥、糜谷、玉米等五色雜糧釀造而成,所以又叫"五色酒"。

據說白馬人家過年時還要舉行開缸儀式,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由長者主持從酒缸里取出酒粕,分別向上、向下和四周拋撒,用以敬神,之后全家才能和客人一起暢飲。喝酒時,親朋好友圍坐在火塘四周,用"咂桿"輪流吸飲,飲完后添加熱水放在火塘邊煨后再飲,反復飲至酒味淡去方才散去。

制作咂桿酒先要準備煮釀酒的原料,將炒的金黃的五種糧食在一口大鐵鍋里,與泉水一起咕嘟咕嘟地煮,待到糧食煮熟,將其撈出,攤開在竹編的大蒲籃里,不停地攪動散熱。

制作咂桿酒的酒曲有兩種,一種是用山中采摘的植物曬干后,與麥麩混合做成的酒曲,因為發酵慢,一般需要六個月,稱為慢曲;一種是購買的酒曲,三個月即可,稱為快曲。前者釀出的酒醇美甘甜,回味悠長;后者則香氣濃烈,讓人神清氣爽。

咂桿酒為什么喝起來香甜細膩?咂桿酒"甜膩"的制造者原來是蜂蜜。釀酒的大缸需要刷過一遍蜂蜜之后才可以盛裝原料,用圓木板或塑料布密封好后,蜂蜜的香氣在漫長的發酵過程中一點點滲入。酒是上蒼賜給白馬人的禮物,白馬人從不喝“悶酒”,無酒則無音樂,酒和歌相伴,歌和酒相隨,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酒,歌助酒興,酒催歌飛。逢年過節親朋相聚,暢飲“咂桿酒”,用美酒和酒歌敬尊客和老人,美酒飄香,歌聲不斷。(與原文略有改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