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30歲轉行知乎「26歲轉行it」
作者| 臨公子
這是個行業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
快到什么地步?
兩個人在不同行業待3-5年,很可能他們的收入和發展空間已天壤之別。
一位很早共事過的老同事,幾年前跳槽去了一家小國企。前幾天,年近40歲的他聊到工作時說,單位晉升得慢工資低,做美工的得不到重視,沒啥前途。
大家趕緊安慰,國企穩定啊,不用996啊,沒那么辛苦云云。
可我們也知道:
如今很少有“美工”這個崗位了,取而代之的是UI設計師;設計師除了會PS,還要會AI、CDR、DW、基本代碼等;另外一位和他年紀差不多的同事,轉行做了3D建模師,年薪25萬。有人說,眼下的行業速生速死。
我倒覺得,很多是舊芽長新枝,只是人們放大了行業光環,忽視了一些更為本質的東西。
01我之前一位從事物流的讀者,他說,朋友是年薪60萬算法工程師,他快30歲了,如果現在轉行做幾年,年薪有沒有希望30萬?
他的想法很簡單。
1、物流已是夕陽產業,就業機會日趨減少,而算法研發是個朝陽產業。
2、目前收入不理想,經濟壓力大,必須往高薪行業跳。
怎么說呢。
為了多賺錢,往高薪行業湊,這點沒毛病。
But,再朝陽的領域,你沒辦法賺到錢,也是枉然吶。
做物流月薪6千,你憑什么認為自己轉行后就能年薪30萬?
何況你說經濟壓力大,更不適合貿然從0開始,因為你承受不起失敗。
做算法工程師的門檻不低,你對新行業了解多少?萬一轉行失敗怎么辦?萬一想回頭做物流找不到工作怎么辦?
就算你踏入新行業,大概率只能得到最基礎的崗位。說不定幾年后發覺自己跟不上節奏,再看著其他人一路小跑與你漸行漸遠,現實與理想的縫隙越來越大。
沒辦法,只好又重新換賽道。
把希望過度寄托于外界,卻忽視了自己腳下的路,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02回頭看,傳統行業是不是真的就消失了?
其實它們往往是換了一種形式,繼續生存,繼續發展。
2016年11月,網易CEO丁磊在一場拍賣會上,將他養的豬以一頭超過16萬元的價格賣出。1公斤的精選豬肉,成交價也大多在千元左右,遠超市場豬肉均價。
8年前,從丁磊說要養豬那一刻開始,這事就被人當做笑話講了好多年。
他最初的想法是很想吃到小時候的豬肉味道,核心訴求并非要把豬賣出多高的價格,而是食品安全。
而過程中,他打造出的“農業電商”產業鏈,逐漸被視為電商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黑豬養殖中使用到的控溫豬舍建筑材料、自動化喂養液態飼料、排泄物環保處理、隔熱但不阻隔紫外線的陽光板……甚至每天用于給豬聽了能愉悅心情的音樂,還出了曲風歌詞都相當魔性的《網易黑豬宇宙大碟》。
說到養豬,另外一個人也不得不提—— 北大經濟系畢業 清華大學EMBA,陳生。
拋棄公務員的鐵飯碗開始賣豬肉后,陳生兩年內建立起廣東最大的豬肉連鎖店,并創立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1年,他公司的銷售額就超過4個億。
2015年8月20日,陳生的天地壹號公司在新三板上市,總市值超過130億。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未來不可怕,可怕的是變化的未來,我們仍然沿用舊的邏輯。
“賣豬肉”這事夠傳統了吧?
有人賣了一輩子豬肉,只是個屠夫;有人利用規模效應和互聯網的高度滲透,讓老舊的行業重煥生機。
03再看轉行。
我其實挺贊同一個觀點:人應該多嘗試,尤其年輕時。如埃米莉在《遍嘗人生》中表達的,“去創造,而不是去遵循,去發現,而不是去重復”。
轉行雖然有一定代價,但如果你在一個行業已觸碰到天花板,或發覺它與你的預期不在一條道上,與其繼續熬下去,不如重新跳出圈子,嘗試新的行業。
重心不妨放在以下2個方向。
第一,多了解你要跳槽的行業。
我有個讀文科的朋友,當年他打算從財務崗轉行做運營。
他先在網絡上整理出包括運營應具備的能力要求、不同類型運營的職責等資料,又付費咨詢了3位有經驗的行業大V,利用他人的豐富經驗,對即將面對的工作有了整體了解,并針對性地完善能力和準備簡歷。
了解得越深入,準備得就越充分, 勝算自然增大。
第二,多了解你自己。
除了明確你的目標,個人建議,盡量讓你的專業優勢和工作經歷,成為下一份工作的加分項。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的第一任上司是211食品科學碩士畢業,用他的話說,他本專業就接觸過不少算法和數據結構,加上興趣寫代碼,自學開發時速度很快,一畢業就以程序員身份被錄用。
這是一種典型的可遷移能力。
職場中同樣如此。
可用“行業 崗位”方式,將你的優勢最大化。
我朋友曾從事建筑行業,后來跳槽成為互聯網的產品經理。表面看這跳得有些猛啊,可實際上,那家公司屬于建筑行業,她將專業和經驗的優勢排列組合,快速適應了新崗位。我原公司的數據分析師,從游戲行業跳槽至零售超市領域,但完全不影響他他將數據分析能力嵌入至新賽道繼續如魚得水,他反而一路晉升成為新零售團隊的運營Leader。工程行業的軟件開發、金融圈子的產品運營、電商行業的設計師……“行業 崗位”的模式,更容易幫助你發現自己的亮點與方向。
04知乎上有個問題:28歲,轉行學IT靠譜嗎?
網友“工程界的it民工”在回復中聊到親身經歷。
大致是,他26歲985研究生畢業,土木工程專業。轉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奔著掙錢,于是選擇了寫代碼。辭職后窩在家,從C#入手,每天自學16個小時。第一個月就接了3000元的外快單,半年內,接了一個1萬多的單。
從寫Hello World,到現在做三維開發綜合月收入2萬左右,他花了兩年。
經常有人問,如何進入心儀的行業?
上面那位小哥哥就給出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答案。
一是大量學習,二是找實踐機會。
轉行無疑會面臨知識和技能上的缺漏,你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趕上。就像那位題主說的,學得快都是自己逼出來的。
我前同事做linux開發,中文專業,另外一個同事是WEB服務管理員,工商管理專業。他們一個是工作之余幾乎所有時間泡在開源論壇和看相關書籍上,一個是辭職后跑去上網絡工程師培訓課,不到3個月拿下2個認證。
無論是自學還是上培訓課,系統性的學習都必不可少。
目標行業與當前行業差距越大,你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對此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時間準備和財務準備。
再看實踐機會。
學習過程中最好找機會練手,或是兼職接單,或是免費提供服務。
它們不僅能讓你全面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能力,而且可成為你的作品或經驗,比你單純在簡歷上寫“熟悉XXX”有說服力得多。
這是降低轉行風險的有效途徑。
05有句話你可能聽過:“可以不跳槽,但必須隨時保持跳槽的能力。”
我覺得這句話,在行業迅速更替的今天,改改也成立——可以不轉行,但要有轉行的能力。
確切地說,學會看懂新行業、解鎖新知識、將它融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恐怕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財新總編王爍講過一個詞,叫“跳船力”。
許多行業和公司摧枯拉朽,宛如一艘沉沒的輪船,如果你正在船上,正確的做法就是要有跳離那里的能力,以免自己隨之沉沒。
并不是倉皇失措地瞎跳,而是看中紅心、有規劃、有準備地跳上更大的船。
外界變幻再快,我們仍有選擇。
愿我們來日一躍而起。
—END—
作者:臨公子。職場上,混過一線互聯網公司,現任500強企業高級產品經理;職場外,是職場/金融平臺簽約作者、是傳媒公司合伙人、是海內外房產投資者。
相關文章
- 潼關縣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 電商銷售套路「電商平臺的營銷套路」
- 招聘南沙「南沙今日最新招司機」
- 做跨境電商需要注意什么「做跨境電商要準備什么」
- ins推廣付費方式「ins自帶的推廣怎么用」
- 做跨境電商需要做什么準備「做跨境電商需要投資多少錢」
- 海南省招聘會「新零售的工作崗位」
- 潼關縣電子商務進農村「河南省供銷合作總社」
- 對時尚的了解「怎么了解人」
- 電子商務管理體制「電商規章制度」
- 買手機怎樣才不會被坑「去買手機怎么不會被店主坑」
- 抖音小店退貨率高對店鋪有影響嗎「抖音小店可以退貨嗎」
- 互聯網五行屬于什么「行業五行屬性」
- 淘寶賣家怎么提高流量「淘寶類目流量」
- 618a6娛樂「新價值包括什么」
- 開店不懂營銷怎么辦「讓孩子們少走些彎路」
- 抖音產業帶服務商入駐辦法是什么「抖音認證服務商」
- 買衣服省錢技巧「生活省錢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