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展會信息 > 蔡恩威廉森「埃里克森退役」

蔡恩威廉森「埃里克森退役」

來源:互聯網 2023-05-17 22:32:09

?縱觀整個NBA歷史,我有一套屬于自己的“銀河最勁爆”首發五人組,不考慮強度,不考慮會不會有人在更衣室因為在TNT搭檔時的舊怨,用一把火箭筒轟翻對面的屁股。球館里噪音的分貝指數是我選擇球員的唯一指標,我希望"和安可隊打完之后還能繼續使用”的評語,能成為籃筐制造公司領域最高層次的勛章。

我選擇的五個人是——

2015-2017年的威斯布魯克:剛剛從2012-14賽季的”瘦削威少“變得更像魔鬼筋肉人;還沒丟失的跳投承擔球隊里高位擋拆的第二選擇;瘋狂的加速、推進、帶頭沖鋒。

2016-2018賽季的克萊:這項運動誕生以來前四好的三分手(我可能保守了),比雷更習慣超遠,比米勒投了更多的追身;永無止境的狂奔讓對面交代不清誰去追掩護人誰去追克萊,從而制造一個空位三分或者暴扣;在球迷看隊里其他人扣籃扣膩之后,用一個360度砸前框幫大家換換口味[注1]。

[注1]:克萊湯普森在中國行里的精彩扣籃是我見過的,NBA球星第四搞笑的舉動,我可以透漏一下,第二是勒布朗的跳舞視頻。

2013年的勒布朗:比舊騎士時代更精通“無球靠近籃筐然后偷偷摸摸的暴扣”;史上傳球最好的兩個前鋒之一,但比任何時候處理球都更快;超級身體素質,轉換進攻。

1987-1990年的查爾斯-巴克利:可能是后合并時代以來彈速、連續起跳、籃板能力最強的三個人之一[注2];不可阻擋的轉換進攻和順下;一定能和克萊在弱側吸引起碼三個人的防守。

[注2]巴克利、羅德曼,還有摩西馬龍。

隨便一個能擋拆的五號位。

如果回到80、90年代,這個陣容一半的收入都要用來賠付碎掉的玻璃、送很多球票安撫被吐口水或者被扔出出窗外的球迷、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連上WIFI確保有人不會因此離隊,以及交罰款。我根本不需要擔心這個球隊的空間問題,因為他們永遠不會落入陣地戰。

換言之,觀賞性/青春風暴=快攻推進指揮官 有射程的二號位 能傳球的側翼A 速度超快又勁爆的力量型側翼B 任何可以擋拆的中鋒 動態進攻體系。

這就是郎佐鮑爾 霍樂迪 英格拉姆 蔡恩 賈克森(8號秀)的理想未來。

我清點了一下鵜鶘現階段的人員結構和功能屬性,并借此推斷一下大衛-格里芬的思路

郎佐-鮑爾:一個個人攻擊力欠缺,不能做擋拆主攻手。但上球速度快,視野開闊能推進,有很高的長傳和接應大范圍轉移潛力的控衛。防守端步伐習慣好,覆蓋面積大,擅長抄傳球。

朱-霍樂迪:一個擋拆投突傳全面,能在關鍵時刻接管單挑的進攻型后衛。并且一對一搶斷和防擋拆的意識很出眾,這時代后場里少有的攻防一體,并且因為人手短缺,被金特里強行往詛咒后衛上放,給大個子喂了好幾年球了。

布蘭登-英格拉姆:不魔球的單挑型側翼,效率不顯。但賽季后半段勒布朗復出以來,中投手感穩步上升,并且做好了兩件事——轉換里的跑位;陣地戰空手移動接球直接往籃下抹。換言之,效率提升,用無球意識補射程乏匱,至于到底能不能把傳球能力練出來,起碼做到接應中轉的地步.......得看命了。

剩下的,所羅門希爾、哈特,一幫子接球投籃的射手;今年的七號秀賈克森-海斯,很愛打擋拆,并且會一手假卡位反切吃高吊,油滑的內線得分人。

最后,是蔡恩本人。

——往他大學的比賽瞅,29%的使用率,勒布朗、杜蘭特、倫納德這類吃球權的持球產量;70%往上的真實命中率,卡佩拉、小喬丹這種中低產高效餅俠的效率;助攻率很樸實,沒有勒布朗那種組織前鋒范兒。

——但在如此的超高使用率之下:六成以上的攻擊直接往籃筐走,無球進攻(轉換 定點投籃 切入 二次進攻)的占比高達六成;低位 持球單挑 發起擋拆,這些在NBA賽場上用了吃球權提產量的玩意,比例不足四分之一

——投籃的姿勢,前置屈膝有點久(這類大體重球員的通病),出手速度慢,姿勢有點詭異。基于這一點,很難打三號位。

——因為積極 手快,換防有機會發展成格林級的好;陣地戰能支配球,但面對細密復雜的夾擊和人數疊陷阱,他的判斷力不行;轉換中的出球還得再練,半成品。

換言之,這是用自己超絕的天賦 動態奔走,強行用無球卡位擠空間,超車大灌籃,血囫圇的把對面扒皮了,不用刀叉,不加鹽巴。

所以,無球超級高效且不愛持球,傳球能力有限,這不就是安東尼戴維斯嗎?他走了剛好來補缺,挺好?

恩.....不對,戴維斯生涯以來,做掩護人的進攻比重不低于15%,蔡恩在NCAA做掩護人參與擋拆的次數?——瘋狂三月之前,1.2%。

蔡恩其實沒什么長時間參與掩護、順下和持球人配合的經驗,我沒怎么看到過他假掩護、掩護后接球順下大范圍二傳轉移,就是純靠跑動甩人,力量卡位,加上意識好,生切。

他運動能力和力量沒什么好挑剔的,臂展也遠算不得短手怪,但個子也就是將將能打四號位的體型,和安東尼戴維斯以及字母哥這種張手摸天的靜態天賦,不是一路人。在NBA,大家都是油里滾過的腌肉,橫膝駕肘卡腋窩,一身肥肉擠你起跳空間,太懂得如何對付動態優異,靜態普通規格的天賦怪物。

幾乎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外拆手了,起碼要花幾個賽季錘打。

蔡恩-威廉森最大的不確定,就是在NBA暫時提不上來持球產量,吃不下球權;但沒有系統性的無球吃產量辦法,不是一個掩護吃餅類球員,要靠咬亂戰、二次進攻、拼走位空切、拿球下反擊。

這就是力量減弱,運動天賦更好的查爾斯巴克利,戴維斯和字母哥某些特質集合,然后削胳膊添肌肉,類型過于奇詭,全看前幾個賽季了。

之前討論過的球員類型問題,持球魔王類,倫納德杜蘭特這樣的單挑怪或者哈登庫里這類攻傳一肩挑;終結牽制類,吃餅壓縮空間,做后衛里的刀和火炮,因此需要弱側單挑手,好后衛。最標準的建隊思路就是今年字母哥,布羅戈登/布萊索(擋拆手) 米德爾頓(單挑人) 大洛/米羅蒂奇(三分好的五號位搭檔)。

同樣也是之前討論過的附加成本問題,球星的強度是球星的強度,但不同球星的技術特點和風格種類需要不一樣的角色球員,角色球員不同類型的稀缺度,升級到相同級別要復出的代價,不一樣。[注3]

[注3]舉個例子,A需要射手類角色球員;B需要能投三分的五號位角色球員;C需要能單挑的角色球員,ABC一樣強,但市場上射手、空間五號位、單挑手的人數和市價可不一樣,找到牛逼射手、大洛、米德爾頓的難度也不一樣。

我對蔡恩-威廉森的擔憂,以及對他未來可能會遇見的麻煩的考量,就是這些。

所以,強度不強人所難做要求,但大衛-格里芬經理治下鵜鶘的人員框架類型,確實是蔡恩最好的開局了。

金特里重攻 動態高速的執教思想;郎佐的轉換和亂戰;霍樂迪的單挑接管以及和愛切入大個子的搭檔經驗;射手輪換群;一直被湖人往持球型側培養的英格拉姆;只差一個大洛佩斯這樣的中峰,齊活。

一起成長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