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展會信息 > 武平縣黃金百香果「福建武平百香果種植基地」

武平縣黃金百香果「福建武平百香果種植基地」

來源:互聯網 2023-05-17 22:31:36

閩西武平縣百香果冷鏈分揀中心,工人們對百香果進行分揀包裝。 王發祥 攝

中新網福建武平9月4日電 (王發祥 謝進發)福建省武平縣的百香果“火”了!9月1日起,“武平百香果”公益廣告在央視8個頻道滾動播出,每天播出頻次不低于20次,將持續播出1個月,讓“武平百香果”繼去年亮相金磚國家廈門會晤之后,再度成為吸引眾人眼球的網紅產品。

近年來,“全國林改第一縣”福建武平縣著力打造武平百香果產業,將其作為主導產業來發展。如今,“武平百香果”種植規模近萬畝,其中黃金果近5000畝,預計總產量近萬噸,產值近1.2億元。武平百香果讓許多農民脫貧致富,儼然成為林改第一縣的“致富第一果”。

閩西武平縣百香果冷鏈分揀中心,工人們分揀百香果。 王發祥 攝

走進武平縣城廂鎮東崗村愛星農業基地,只見80多畝黃金果長勢正盛,沉甸甸的果實垂掛枝頭,工人正忙著采摘,一派豐收的喜悅。吳才英是這個百香果種植基地的負責人。

長期從事農業種植的吳才英,去年試種黃金果便嗅到了黃金果巨大的市場,規模從起初的10畝擴大到80畝。“今年銷售比往年還要好,由于果質好,收購價最高12元一斤還供不應求,很多訂單都只能推掉了。”吳才英說。

武平百香果園遍地百花,像吳才英一樣,發展黃金百香果產業的種植戶不在少數。

閩西武平縣百香果冷鏈分揀中心配送車間,工人們忙對百香果進行包裝發貨。 王發祥 攝

受益于天然生態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武平森林覆蓋率達79.7%,由于地熱條件好、晝夜溫差大,丘陵地貌多,非常適宜種植百香果,出產果子具有色澤鮮亮、味甘醇、香味獨特等品質。

百香果易管易種,行情好、見效快,武平不少鄉鎮將其作為推動產業扶貧的主要項目。“目前,全鄉有27戶貧困戶參與種植,戶均2到3畝,按照3000斤畝產算,每戶每年有6000元至9000元的收益。”民主鄉副鄉長賴守垣告訴記者,當地引入競爭機制,貧困戶認領種植片區,由當地農業公司提供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產品回收等幫扶,并對貧困戶的日常生產進行量化考核,助力脫貧致富。

“百香果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果。”武平縣副縣長劉德龍介紹說,經過兩年發展,全縣百香果種植面積從2016年的600多畝,發展到今年9500多畝。

閩西武平縣百香果冷鏈分揀中心配送車間,工人們對百香果進行包裝發貨。 王發祥 攝

連日來,在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武平百香果分揀中心,工人們正忙著分揀、包裝百香果,發往全國各地。該中心首期占地2000多平米,于今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和全縣200多戶農戶(貧困戶130多戶)簽訂100多萬公斤收購合同,每天從這里分發銷往全國的武平百香果高達5000多公斤。

“每一個步驟,都是為了讓消費者吃到最佳品質的武平百香果。”分揀中心負責人林勇進告訴記者,這里嚴格按照福建百香果行業標準進行分揀,設有冷鏈、溫控室、選果包裝車間、自動選果機、裝卸車間等設備,日分揀量最高可達5萬斤。

在武平縣優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電商部,工作人員余曉莉正忙碌著為客戶發貨,“‘武平百香果’公益廣告播出后,截止到2日晚上11點,我們線上下單就有2000件,線下訂單發貨2萬多斤。”余小莉笑著說,她2日晚上加班到了11點后才下班,“僅2日當天就采收果農百香果1.3萬多斤。這幾天工人太忙了,每天加班加點到晚上十一二點。”

武平縣返鄉創業大學生王秀珍(左)向貧困戶傳授百香果種植經驗。 王發祥 攝

當前,武平成立了百香果分揀中心和網貨中心,對百香果進行無損檢測、分級、包裝、貼標,統一品牌形象;同時,兩個中心都已與福建百香果產銷聯盟對接。

“我們的目標是將武平打造成為‘中國黃金果之鄉’。”武平縣副縣長劉德龍介紹,今年6月,福建百香果聯盟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著重打造“武平百香果出海項目”,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武平百香果產區已申報通過“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下一步將著力完成“武平黃金果”商標注冊工作等工作,進一步打造具有武平特色百香果品牌全產業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