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醫藥電商上市公司「創投資本捧它藥企也曾“封殺”它這家醫藥電商B2B龍頭會上市嗎」
2019年至2021年,藥師幫累計虧損達21.2億元。從經營數據來看,虧損主要由于低毛利率疊加較高的銷售費用所致
《投資時報》研究員 董琳
國內互聯網醫藥行業的“風”似乎又吹起來了。
日前,互聯網醫藥平臺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藥師幫)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招股書顯示,藥師幫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院外醫藥產業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聚焦提升院外市場藥品流通的效率,致力于為基層藥店、診所、衛生室提供藥品及數字化工具。此次IPO,該公司募資將擬用于創新業務的拓展,進一步打造醫藥數字化平臺、發展創新業務以及大數據和AI等。
股權結構上,IPO前,藥師幫創始人張步鎮旗下MIYT Holdings持股20.33%;百盈發展有限公司持股13.29%;Internet Fund V持股12.98%。此外,H Capital V持股9.66%,復星醫藥持股8.98%,DCM持股8.65%,Genius II持股5.49%,百度持股2.25%,陽光人壽保險持股2.25%。
《投資時報》研究員梳理該公司招股書注意到,作為醫藥電商B2B賽道龍頭,藥師幫2021年營收已超百億大關,但在2019年至2021年(下稱報告期)期間累計虧損達21.2億元。從經營數據來看,主要由于低毛利率疊加較高的銷售費用所致。此外,該公司還要面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
毛利率較低 公司尚未盈利
據悉,目前院外醫藥流通交易的線上化仍處于早期階段,中國院外數字化醫藥流通服務市場,對整體院外醫藥流通市場規模的滲透率按GMV計截至2021年僅為26.9%,相較于美國同期的數字化率超過35%,預計會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而藥師幫瞄準的正是醫藥電商這一廣闊市場。
受益于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年該公司各項指標實現增長。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藥師幫上的注冊買家數量分別為25.8萬、33.2萬和43.4萬家,年復合增長率為29.7%。截至2021年末,該平臺覆蓋了大約30.5萬家下游藥店以及大約13萬家基層醫療機構,并擁有25.6萬個月均活躍買家。
業務方面,藥師邦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平臺業務、自營業務和其他創新業務三部分。其中,平臺業務是基于銷售額向賣家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傭金;自營業務主要是向基層醫療機構銷售醫藥產品;創新業務則包括向基層醫療機構收取診斷檢測服務費,以及向藥店銷售SaaS解決方案。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藥師幫分別實現營收32.51億元、60.65億元、100.94億元。其中,自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0.12億元、56.91億元、95.9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92.7%、93.8%、95%,是該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平臺業務分別收入2.38億元、3.73億元、4.89億元,僅占總營收的7.3%、6.2%、4.8%;而其它創新業務2021年的收入占比僅為0.2%。
值得注意的是,自營業務雖然撐起了藥師幫九成以上的營收規模,但這一業務板塊的毛利率較低。報告期內,該公司自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3%、5.1%和5.2%。與之相比,其平臺業務和其他創新業務2021年的毛利率則高達83.7%和51%。2021年,該公司整體毛利率為9.1%,較上年同期的10%下滑了近1個百分點。
由于毛利率太低,盡管收入連年增加仍無法使藥師幫擺脫虧損的困境。同期,該公司分別虧損10.46億元、5.72億元和5.02億元,三年共計虧損21.2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為了獲得更多的買家,藥師幫加大了營銷力度。報告期內,該公司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為6.04億元、7.26億元和10.64億元。要知道,同期該公司的毛利才僅為2.29億元、6.09億元和9.14億元,均低于其銷售及營銷支出規模。
藥師幫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計劃主要通過擴大買家群體并提升買家參與度、增加醫藥流通業務和創新業務的收入、優化整體成本及開支結構這三項措施實現盈利能力。這也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該公司倉儲、物流及營銷推廣等費用仍會持續增加。
此外,期內藥師幫的研發開支分別為0.23億元、0.25億元、0.57億元,各期研發費用率僅為0.7%、0.4%、0.6%,均不足1%。
藥師幫各項業務收入明細(千元)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創投紛紛入局 行業競爭加劇
據了解,目前國內醫藥電商主要分為三種模式,即B2B、B2C、O2O模式。其中,B2C模式即醫藥電商平臺,主要包括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健客網等;O2O模式是為用戶提供送藥到家服務,既包括只做醫藥生意的叮當快藥和京東藥急送,也包括做新零售生意的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等;而藥師幫選擇的B2B模式,則是盯準基層藥店、基層診所這類小B端商家。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自2015年成立以來,藥師幫共經歷了6輪融資,更是引入了百度、陽光人壽保險、復星醫藥等入局。
2015年5月該公司完成天使輪,籌集人民幣1600萬;2016年9月A輪人民幣5500萬;2018年4月B輪人民幣1.08億;2018年7月C1輪人民幣1.6億;2018年9月C2輪美元4080萬;2019年1月D輪美元1.33億;2021年2月E1輪美元1.5億;2022年4月E2輪美元8520萬。累積獲得人民幣3.39億和美元4.09億。參考5月末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該公司共計融資金額約為30.63億元人民幣。
其中,復星醫藥曾在A輪和B輪連續兩次領投;雷軍成立的順為資本也曾領投其C輪融資;百度、陽光人壽保險參與對藥師幫的8520萬美元E2輪融資,二者均分別出資3000萬美元。
招股書顯示,從天使輪到E2輪,藥師幫每一輪融資成本由2015年天使輪的2.15元人民幣,漲至C輪的14.71元及16.34元人民幣;到E2輪,融資成本已攀至8.64美元。按此計算,業內預估藥師幫在E輪融資后的估值為13.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94億元。
事實上,不止藥師幫一家受到明星資本的青睞。近年來,受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已成為資本市場較為關注的細分領域,資本投資亦在國內醫藥電商賽道持續加碼。
2021年7月,健康產業資源平臺百洋醫藥登錄創業板,此前獲得紅杉資本的投資;今年4月,“妙手醫生”的母公司圓心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騰訊、紅杉資本分別為圓心科技第二、第三大股東,分別持股19.55%和15.74%,另外啟明創投持股6.90%;2022年5月,醫師平臺梅斯健康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背后股東有啟明創投、騰訊等。另外,有消息稱,在線醫療平臺微醫計劃通過SPAC方式上市,有騰訊、紅杉中國等知名機構為其站臺。
而隨著互聯網醫療發展和處方外流,醫藥電商的跨界競爭日益激烈。業內有分析認為,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B2C模式的醫藥電商飛速發展,沖擊了線下藥房市場,對于藥師幫這樣的藥品中介平臺來說,終端買方需求減少,勢必將影響到自身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藥師幫客戶長期以低價銷售一些藥企的產品,損害了品牌藥企在各地不同的價格體系。為此該公司曾遭到多家藥企的“封殺”。公開報道顯示,2019年4月,揚子江藥業、哈藥集團、九州通、太極集團等十余家藥企同時發函告知,在全國范圍內禁止集團經銷商給藥師幫供貨,違者停止合作。
藥師幫融資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相關文章
- 互聯網醫療的股票「蘋果股價」
- 快手活動海報「我的快手怎么沒有快手小店」
- 字節跳動什么時候收購的抖音「字節跳躍」
- 電腦刪不掉的游戲「我想把他刪了但又舍不得」
- 三只松鼠加盟利潤怎么樣「收效」
- 納米生物芯片「人類黑科技」
- 電商海報設計構圖小技巧有哪些「店鋪海報的構圖」
- 網頁設計的幾種版式「網頁設計的首頁版式」
- 游族網絡新浪財經「日出東方財吧」
- 拼多多和淘集集「阿里、京東都在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為什么淘集集卻死了」
- 阿里社區電商品牌升級為淘菜菜「阿里社區更名淘菜菜」
- 抖音成立電商部門能否解決達人帶貨難題「抖音電商第一人」
- 大促頁面設計「女神攻略指南」
- 京東上開店賺錢嗎「做京東電商賺錢嗎」
- 無邊界營銷「無界營銷的界在哪里」
- 京東零售平臺生態部「“無界電商”最新解!京東平臺生態已開啟!這六字竟成核心!」
- 第四代社交電商「新社交」
- 電商運營薪資考核方案「電商運營績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