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國際貿易 > 平頂山考古發現「平頂山聚仙陵園」

平頂山考古發現「平頂山聚仙陵園」

來源:互聯網 2024-08-01 10:04:05

眾所周知,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從夏朝開始就是古代中國的中心統治區域。特別是周朝建立后實行分封制,當地全國各地大小諸侯國分封的上百個,其中比較大的諸侯國有秦、楚、齊、晉、燕、吳、越等。當時河南地處中原地區,境內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就有幾十個,其中有衛國、鄭國、宋國、許國、蔡國、劉國、應國、穆國等。到了周朝后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諸侯國之間為爭奪地盤,紛紛展開兼并戰爭,河南地區小的諸侯國被晉、楚、鄭幾個實力大的國家瓜分。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其中一個諸侯國,即應國。

上世紀70年代末,河南平頂山薛莊鄉西滍村當地村民在水利建設和生產建設時,意外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后來有村民取土時挖出一件銅簋。村民聽說文化館收購文物,這才想到用青銅簋換錢,工作人員耐心給村民講解文物政策,希望他能將文物上交國家。經過與村民溝通得知這件文物是在他們村內發現的,而且挖出的不只這一件,文化館領導對此事十分重視,于是幾個工作人員隨村民回到村民。經過對出土青銅器地點的勘探,加上村民青銅簋上銘文,得知是鄧國國君之女適嫁應國的陪嫁禮器,專家從而確認是消失的應國貴族墓葬。

在得到國家文物局批準后,河南省文物考古所與平頂山文管會組成考古隊,對應國貴族墓地展開了搶救性發掘,從1986年至1997年進行了長達11年的考古發掘。根據考古專家介紹,共計發掘墓葬超過300余座,其中周朝時期的貴族墓葬60余座,另外發現了應國國君及其夫人墓近20座。出土各類文物多達1萬多件,包括青銅器、鐵器、玉石器、金器等,其中帶有銘文的青銅器多達200多件。所出銅器銘文涉及大射禮、俯聘禮、帝王廟號、喪服制度,對古代禮儀制度與諸侯方國史研究有重要價值。排列有序的國君墓葬,為同時期墓葬斷代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專家表示,應國墓地主要是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應國貴族墓葬區,同時也包括春秋中期至戰國晚期楚國貴族墓,以及漢朝時期的一些平民墓葬。根據史料記載,應國是周朝時期的一個姬姓小諸侯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應國墓地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一枚佩飾玉鷹,經考證為應國的標志。在古代,“應”“鷹”通假,平頂山市由此而簡稱“鷹城”。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諸侯間征伐不斷,應國于東周早期滅國。在應國貴族墓地考古發現了許多珍貴文物,證實應都位于滍陽,證明應國與鄧、申等國以相互聯姻的形式結成政治聯盟的歷史事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