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領航
首頁國際貿易 > 想提高職場溝通力多數人都忽略了這2點是什么「職場高效溝通技巧」

想提高職場溝通力多數人都忽略了這2點是什么「職場高效溝通技巧」

來源:互聯網 2023-05-17 22:32:33

作者:Sean Ye

首發于公號:瞎說職場(ID:HRInsight)

本文已獲原作者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在職場上,我們看到口若懸河的演講者,很服氣,溝通能力強;看到才思敏捷的辯手,很羨慕,溝通能力強。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也會說,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但他們真正想的是提高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演講能力、說服力。

這不奇怪,人的本能是表達,是讓別人聽到我們的聲音。而我們往往忽略了溝通的另外一半:提問和聆聽。

在咨詢公司,溝通能力被認為是顧問最重要的能力,溝通不僅要有輸出,也要有輸入。聆聽和提問,往往是被咨詢公司看做最重要的培訓技能。

1

你不提問

不知道提問多重要

提問的價值,總體來說有三方面:

1

收集信息,了解對方真實需求

提問是收集信息的最佳途徑之一。在溝通中,往往我們的溝通對象不會在第一時間,把其最核心最根本的訴求吐露給我們。只有通過提問,我們才能獲得答案。

在咨詢行業,有一個不成文的二八法則:

很多銷售習慣于在客戶提出了解自己產品時,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拼命介紹公司產品或者服務的優勢,卻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客戶想要的是什么?

事實上客戶問的產品和自己的真實需求是有差距的,有一句銷售名言是這樣提醒我們的:

“客戶要買的不是鉆頭,而是墻上那個洞。”

2

改善人際關系,提升個人品牌

提問的技能,并不僅可以應用在工作場合,也可以應用在生活場合。

提問父母,可以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準確預期;提問愛人,可以減少摩擦,摸清對方的底線;提問同事,可以展示自己希望了解對方的需求,希望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態度,樹立自己在職場上的品牌。

3

促使對方思考

無論是客戶還是領導,在提出需求時并不一定想得很清楚,而提問能夠幫對方重新思考自己提出的要求。客戶會說我希望了解一下美世的彈性福利平臺,但為什么要了解這個產品?

要求≠需求

到底是客戶希望提供這個產品減輕HR的工作量?還是希望通過彈性福利保留核心人才?亦或是全球總部要求各個區域都要使用彈性福利平臺?

提問也是極好的向上管理方式。

很多人不喜歡和領導多說話,擔心領導會不爽。而私下里,對于領導不合理的安排又喜歡抱怨和吐槽,這活得就很累了。

真誠的提問,既可以表達自己對工作的困惑和擔心,也可以促成上司思考,促成他反思工作任務安排的合理性,還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老板對我們的認可。

2

三步法提升提問力

提升提問能力,可比提升演講能力,提升說服力,要容易太多了。特別復雜的提問技巧,介紹三種簡單好學的提問方式:

1

要問,不要猜

初入職場的我們,往往不喜歡問,感覺問,會被質疑我們的專業度。所以我們猜客戶的意思,猜老板講話背后的意思,猜得不亦樂乎,也時不時掉到自己預設的坑里。

我年輕時,老板交代的工作做砸時,對話往往是這樣的:

老板:你怎么做出這樣了?我要的明明是那樣啊。

我:您之前說了XXX,我以為就是要做成這樣的意思。我理解錯了。

我總以為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夠出色,現在想一想,不提問光靠猜,總有猜錯的時候,我又不會讀心術。

溝通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我以為”——我以為已經溝通好的幻覺。

我在不知道診所開場就提問:有沒有人遇到過,領導或者客戶安排了工作,我們兢兢業業熬夜加班做出來了,結果領導說不符合要求,不但沒表揚,而且反而挨罵。

在場1/4的小伙伴舉手表示遇到過。咪蒙在《職場不相信眼淚》那篇奇文里,也分享過自己被罵哭的經歷。

的確,上司是有責任的,培訓下屬和清楚安排工作是上司的基本職能。但對員工來說,遇到這種上司,只有通過“提問-口頭確認-郵件確認”的方式才能保證自己不背鍋。

說個簡單、實用,也不高深的提問小技巧:

領導,會上你安排幾個工作,我想確認一下自己的理解對不對哈。你安排的是ABC三件事,A要做到XXX,B要做到XXX,C要……是這樣嗎?

在領導確認后,或者提出修改后,再次記錄,再次確認,并最終通過郵件方式確認。

這么三番五次,往往領導和你腦中已經留有深刻的印象,很難出現誤解的情況了。

2

要聽,別光問

兩會那位挨白眼的記者,是一個很好的……嗯……反例。

的確,好的提問可以提升個人品牌,展示專業能力。但不要本末倒置,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聽,不是為了炫技。

你抱著炫技的想法去提問,并非真實想要了解對方的需求,人不是傻子,這種不真誠,是能夠感受出來的,自然也會挨白眼。

另外一種情況是為了回答而提問。

我最初也會陷入這種困局,當我提問時,在別人說了一小部分之后,我就滿腦子想著如何辯解,如何應對,如何說服對方,往往不會聽不進后面的內容。

網絡互掐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提問是為了尋找對方觀點中的漏洞,抓住漏洞攻擊對方,然后自己宣布獲勝。

理解?同理心?不存在的。

事實上,咨詢顧問的經驗往往是:

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反復告訴自己:我提問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想要了解對方的想法,和背后的原因。

3

誠意比技巧更重要

溝通不是辯論。我從來不相信所謂的能言善辯。

對,你伶牙俐齒口吐蓮花,我說不過你。但我不傻,我知道怎么做符合自己利益。

你說得再好,我也不配合。或者是我犯渾一次,聽了你的,吃虧后我總不會再上當了吧。

提問的初衷是了解對方的想法,提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溝通中找到雙贏的可能性。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算是巧言善辯了吧,舌戰群儒,駁斥得東吳一幫文人啞口無言,但群儒們因此改主意想要抗曹了嗎?

諸葛亮的辯術并不能說服這些人。利益使然。

而魯肅給孫權的建議,確實實實在在換位思考,雙贏思路:

我魯肅能投降,你孫權不能投降。我投降利益受損不大,你投降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提問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對方需求,在明確對方需求后,善于溝通的人應該去尋找大家之前的共同利益點。我們如何從合作中實現雙贏。而不僅僅是如何利用對方。

還是那句話,雙贏的合作是有基礎的,提問是有意義的。

張嘴問,認真聽,真誠的提問態度,這并不算是高深的能力吧。希望小伙伴們不要僅僅是看過,收藏了就算了,也請務必訓練起來。

提問,與其說是能力,不如說是習慣。刻意練習,會讓我們迅速掌握提問的技巧。與諸位共勉。

來源:瞎說職場(HRInsight)

瞎說職場(HRInsight)是Sean分享人力資源行業12年從業經驗感悟的地方。

主要內容涉及職業規劃,職場生存法則以及求職面試建議。

與上萬名小伙伴一起學習成長,

快來解鎖你的米倉學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CopyRight ? 外貿領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