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推薦
- 特別關注
想提高職場溝通力多數人都忽略了這2點是什么「職場高效溝通技巧」
作者:Sean Ye
首發于公號:瞎說職場(ID:HRInsight)
本文已獲原作者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在職場上,我們看到口若懸河的演講者,很服氣,溝通能力強;看到才思敏捷的辯手,很羨慕,溝通能力強。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也會說,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但他們真正想的是提高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演講能力、說服力。
這不奇怪,人的本能是表達,是讓別人聽到我們的聲音。而我們往往忽略了溝通的另外一半:提問和聆聽。
在咨詢公司,溝通能力被認為是顧問最重要的能力,溝通不僅要有輸出,也要有輸入。聆聽和提問,往往是被咨詢公司看做最重要的培訓技能。
1
你不提問
不知道提問多重要
提問的價值,總體來說有三方面:
1
收集信息,了解對方真實需求
提問是收集信息的最佳途徑之一。在溝通中,往往我們的溝通對象不會在第一時間,把其最核心最根本的訴求吐露給我們。只有通過提問,我們才能獲得答案。
在咨詢行業,有一個不成文的二八法則:
很多銷售習慣于在客戶提出了解自己產品時,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拼命介紹公司產品或者服務的優勢,卻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客戶想要的是什么?
事實上客戶問的產品和自己的真實需求是有差距的,有一句銷售名言是這樣提醒我們的:
“客戶要買的不是鉆頭,而是墻上那個洞。”
2
改善人際關系,提升個人品牌
提問的技能,并不僅可以應用在工作場合,也可以應用在生活場合。
提問父母,可以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準確預期;提問愛人,可以減少摩擦,摸清對方的底線;提問同事,可以展示自己希望了解對方的需求,希望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態度,樹立自己在職場上的品牌。
3
促使對方思考
無論是客戶還是領導,在提出需求時并不一定想得很清楚,而提問能夠幫對方重新思考自己提出的要求。客戶會說我希望了解一下美世的彈性福利平臺,但為什么要了解這個產品?
要求≠需求
到底是客戶希望提供這個產品減輕HR的工作量?還是希望通過彈性福利保留核心人才?亦或是全球總部要求各個區域都要使用彈性福利平臺?
提問也是極好的向上管理方式。
很多人不喜歡和領導多說話,擔心領導會不爽。而私下里,對于領導不合理的安排又喜歡抱怨和吐槽,這活得就很累了。
真誠的提問,既可以表達自己對工作的困惑和擔心,也可以促成上司思考,促成他反思工作任務安排的合理性,還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老板對我們的認可。
2
三步法提升提問力
提升提問能力,可比提升演講能力,提升說服力,要容易太多了。特別復雜的提問技巧,介紹三種簡單好學的提問方式:
1
要問,不要猜
初入職場的我們,往往不喜歡問,感覺問,會被質疑我們的專業度。所以我們猜客戶的意思,猜老板講話背后的意思,猜得不亦樂乎,也時不時掉到自己預設的坑里。
我年輕時,老板交代的工作做砸時,對話往往是這樣的:
老板:你怎么做出這樣了?我要的明明是那樣啊。
我:您之前說了XXX,我以為就是要做成這樣的意思。我理解錯了。
我總以為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夠出色,現在想一想,不提問光靠猜,總有猜錯的時候,我又不會讀心術。
溝通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我以為”——我以為已經溝通好的幻覺。
我在不知道診所開場就提問:有沒有人遇到過,領導或者客戶安排了工作,我們兢兢業業熬夜加班做出來了,結果領導說不符合要求,不但沒表揚,而且反而挨罵。
在場1/4的小伙伴舉手表示遇到過。咪蒙在《職場不相信眼淚》那篇奇文里,也分享過自己被罵哭的經歷。
的確,上司是有責任的,培訓下屬和清楚安排工作是上司的基本職能。但對員工來說,遇到這種上司,只有通過“提問-口頭確認-郵件確認”的方式才能保證自己不背鍋。
說個簡單、實用,也不高深的提問小技巧:
領導,會上你安排幾個工作,我想確認一下自己的理解對不對哈。你安排的是ABC三件事,A要做到XXX,B要做到XXX,C要……是這樣嗎?
在領導確認后,或者提出修改后,再次記錄,再次確認,并最終通過郵件方式確認。
這么三番五次,往往領導和你腦中已經留有深刻的印象,很難出現誤解的情況了。
2
要聽,別光問
兩會那位挨白眼的記者,是一個很好的……嗯……反例。
的確,好的提問可以提升個人品牌,展示專業能力。但不要本末倒置,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聽,不是為了炫技。
你抱著炫技的想法去提問,并非真實想要了解對方的需求,人不是傻子,這種不真誠,是能夠感受出來的,自然也會挨白眼。
另外一種情況是為了回答而提問。
我最初也會陷入這種困局,當我提問時,在別人說了一小部分之后,我就滿腦子想著如何辯解,如何應對,如何說服對方,往往不會聽不進后面的內容。
網絡互掐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提問是為了尋找對方觀點中的漏洞,抓住漏洞攻擊對方,然后自己宣布獲勝。
理解?同理心?不存在的。
事實上,咨詢顧問的經驗往往是:
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反復告訴自己:我提問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想要了解對方的想法,和背后的原因。
3
誠意比技巧更重要
溝通不是辯論。我從來不相信所謂的能言善辯。
對,你伶牙俐齒口吐蓮花,我說不過你。但我不傻,我知道怎么做符合自己利益。
你說得再好,我也不配合。或者是我犯渾一次,聽了你的,吃虧后我總不會再上當了吧。
提問的初衷是了解對方的想法,提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溝通中找到雙贏的可能性。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算是巧言善辯了吧,舌戰群儒,駁斥得東吳一幫文人啞口無言,但群儒們因此改主意想要抗曹了嗎?
諸葛亮的辯術并不能說服這些人。利益使然。
而魯肅給孫權的建議,確實實實在在換位思考,雙贏思路:
我魯肅能投降,你孫權不能投降。我投降利益受損不大,你投降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提問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對方需求,在明確對方需求后,善于溝通的人應該去尋找大家之前的共同利益點。我們如何從合作中實現雙贏。而不僅僅是如何利用對方。
還是那句話,雙贏的合作是有基礎的,提問是有意義的。
張嘴問,認真聽,真誠的提問態度,這并不算是高深的能力吧。希望小伙伴們不要僅僅是看過,收藏了就算了,也請務必訓練起來。
提問,與其說是能力,不如說是習慣。刻意練習,會讓我們迅速掌握提問的技巧。與諸位共勉。
來源:瞎說職場(HRInsight)
瞎說職場(HRInsight)是Sean分享人力資源行業12年從業經驗感悟的地方。
主要內容涉及職業規劃,職場生存法則以及求職面試建議。
與上萬名小伙伴一起學習成長,
快來解鎖你的米倉學院!
相關文章
- 喀什保稅區進口商品「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管委會」
- 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誰厲害「華中科技大學對比武漢大學」
- 百花生態新城「如何釋放生命活力」
- 江蘇最好吃的面條「江蘇特色面」
- 下城區發布十大新零售業態企業「新零售實體店」
-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今日在四川瀘州開幕式「世界名酒博覽會」
- 盜版書一般是正版的幾折「如何查詢圖書是否為正品」
- 小孩營養不良煲什么湯「孩子不愛吃飯煲什么湯好」
- 供應鏈ABC「分類法適用于」
- 烏魯木齊西大門保稅直購中心「東疆進口商品直營店」
- 國外對于直播帶貨的研究「帶你玩轉VR虛擬現實」
- 有人把李白杜甫一生的旅行足跡做了地圖「杜甫一生軌跡圖」
- 建設跨境電商平臺方案需要關注的問題「跨境電商平臺模式研究」
- 慈溪市電商產業園「產業驅動力」
- 怎樣辦理電商個體營業執照「電商怎么辦理營業執照」
- WebAssembly教程「webenglish」
- 西塘古鎮購物街「西塘古鎮特產」
- 好吃的一條街「北京吃的一條街在哪里」